數碼攝影的出現,令攝影出現自發明以來從未見過的普及熱潮,單看街上手持相機的男女老幼,都拍得不亦樂乎,但不少人拍壞手勢,全自動下亂拍一通,因而得病,已不知好照片為何物?沒得救?有得救!我們為大家歸納攝影6大元素逐一分析病情,扼要地處方拍攝佳作要訣,去片!
1、光線LIGHTING
常言道,攝影是光影的藝術,有光才有影,姑勿論是否能達藝術之殿堂,最起碼我們在拍攝時首要顧慮的就是光,我們也要看「光」駛舵,為了更好地表達內容,有時就算是要守候最佳的光線來臨也是必需的。除了「守光」,其實攝影人也可以主動出擊,包括控制人工的光源來拍攝,如閃光燈拍攝。但攝影上其實百份之八十以上都是以自然光或環境存在的光線來進行的,所以能主動地適應現場的光線,并找出最合適的光照位置更加重要,所以攝影人一定要懂得看光。而光線主要可分光質和光向。
側光拍攝:主體在側光照明下,紋理更加明顯。
背光拍攝:背向著太陽拍攝,樹干成為剪影的景物,并為地面帶來明顯的倒影。
光質:主要有軟硬之分,軟的有柔和的氣氛,給人舒服感覺,硬則明暗對比大,影子會較深,可強化畫面的力度。軟的光多是靠反射和透射后的光射,如從窗外滲進的散射光,而硬的光多是集中的強烈光源,如烈日或使用閃光燈或射燈。
散射光拍攝:從窗外透過窗紗進入的光線會較柔和,與室內柔弱的燈光得以平衡。
光向:不同光的方向會影響人們欣賞影像,甚至可左右大局,如用正午陽光來拍人像易令人面有黑影,應避免。而攝影上較多用則是斜射或側向的照明,這有助勾勒出景物或主體,是在二維畫面上營造立體感的要素。當然還有創作常用的背光,剪影也是從之而衍生出來。